
蝎子的视力很差,基本上没有搜寻、跟踪、追捕以及远距离发现目标的能力。不仅如此,它获取食物的方法也很简单,只会守捕那些即将撞上角须尚在活动着的小昆虫。对那些小昆虫很快就能钳住,同时用毒刺攻击它,而后吃掉。但是,它吃食的速度却很慢,一只苍蝇约需2至3分钟才能吃完。由于这些生理功能方面的缺陷,使它经常处于时饱时饥的壮态,同时也养成了罕见的耐饥能力。野生蝎子可饿70至80日而不死。
在有水分和风化土供给的情况下,可存活6个月左右,在过于千燥的生活条件下,即便有饲料供给,也不能长期存活。它的食量较小,在一次饱食之后多大多数便自动停食数日。蝎子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一般是根据蝎子的龄期而定。每平方米放养2-3龄仔蝎8000条;4-5龄青年蝎4500条;成蝎为3000条;种孕蝎为1000条。蝎子喜群居,好静不好动,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昼伏夜出进行捕食、饮水和交尾活动。在4℃-20℃的条年下,4-5个月不饮食也不会死亡。出生后的幼蝎在7-10天内可以不吃食物,靠卵黄供应营养照样生长。4-6天开始第一次蜕皮,蜕皮后呈棕黄色,称为二龄蝎。
刚蜕皮的仔蝎明显增大,在母蝎周围活动,母蝎乘仔蝎离开自身的机会,用尾刺将自己背上仔蝎蜕下的皮开掉。待清理干净后,仔蝎又重新爬到母蝎背上由母蝎继续背负。再过4-5天后,仔蝎离开母背而独立生活,仔蝎在母背上约十天左右。在这期间母蝎很少活动,也不外出寻食。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仔蝎,寻找安全环境。在这期间如若母蝎受惊,母蝎就会将仔蝎抛弃或吃掉而逃走。蝎子从生到能繁殖需经过6次蜕皮,成为7龄蝎即为成蝎,在自然环境中需要三年时间,恒温和半恒温人工养殖需要1-2年时间。成蝎可以连续繁殖5天,寿命可达8年。
食料与黄粉虫的养殖:
(1)食料。家庭养蝎的食料主要是黄粉虫,有条件也可喂一些土元、蚂蚱、蚯蚓和蛐蛐等。
(2)黄粉虫的养殖。黄粉虫幼虫软体多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饲喂蝎子的优质食料之一。黄粉虫生活力强,成虫产卵量大,繁殖快,极易养殖,温度在20℃-30℃的条件下,两个月即可完成一代。
幼虫可在塑料盆中养殖,盆内放麦麸子。最好再经常喂些菜叶瓜果皮等。当幼虫变成蛹时应及时挑出来,放到另一个盆中或其它器皿中,温度在20℃-30℃的条件下,5-7天即可变为成虫。将成虫放入产卵盒内,加上适当的麦麸和菜叶喂养使其产卵繁殖。产卵盒可用木板钉成方形木框,木框内壁贴上透明胶布,以防成虫爬出外逃,框底钉上40目不锈钢纱网(好象一个筛子),纱网上入一层纸,纸上撒一薄层麦麸子供成蛹食用,成虫就可透过纱网将卵产在纸上。这样每隔7天可将带有虫卵的纸卷起另放入盛有麦麸子的容器里孵化。温度在20℃-30℃的条件下,5天左右即可孵化出小幼虫。幼虫一生需蜕6次皮后再变为蛹。幼虫的生长过程中可选择不同大小的幼虫来喂不同龄期的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