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温度低于15℃时,蝎子会进入冬眠状态,停止生长发育,而当温度到了40℃以上时,成年雄蝎子及小蝎子不耐热,会被热死,所有的蝎子都会停止生长发育。 蝎子在特殊生理阶段对温度的需要也有不同。比如,雌蝎妊娠时其所需的适宜温度就显著高于其他生理阶段的蝎子,因此,它们常常在气温已达30℃时,仍需晒太阳取暖。郏县蝎子养殖基地手机13607627201微信同号,抖音号778729387,快手号两个,一个是AA13607627201,另一个是A13607627201,还有一微信视频号是 河南郏县蝎子养殖培训。每晚8-10点直播,每天中午12-13点直播,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三个直播间同时直播,请关注。直播间养蝎专家陈超峰讲解蝎子养殖常识和蝎子养殖技术。
即使是在最适宜温度范围之内,蝎子的各种生命活动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温度升高,蝎的生命活动也随之加强,例如活动更加频繁、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蜕皮加速、妊娠期缩短等。蝎子养殖技术宝典蝎子喜群居,好静不好动,有识窝性和识群性,从来不会走错窝、认错群,但也不许其他蝎子闯进自己的家,一旦有外来蝎,它们会合力斗争,将“人侵者”赶走或杀死。蝎子认窝识群主要靠嗅觉识别自己的窝和同伴的气味,因为每一群蝎子和窝中都留有特殊的气味,它们一嗅便可知晓。
在人工饲养时,不同地方来的蝎子要合群时,在窝内喷上米酒或喷一口烟,使其气味致,这样它们就难分彼此了。在一个蝎子窝里居住的蝎子数目不等,一般大群蝎窝里能有1000只或者更多;小窝、新窝里还有土鳖虫或其他昆虫伴居,群蝎中蝎子有大有小,一般很少发生互相残杀的现象。但是,在人工养殖的蝎子里,由于蝎窝及环境的限制,分群、分窝就不像野生蝎那样严格,显得随意性大了,即不一定在固定窝、固定群内栖息。
一般来说,野生环境下的蝎子也就是自然界中的蝎子,正常发育从小蝎到成蝎大概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但是这人工无冬眠的养殖条件下,蝎子的正常发育大概8到10个月就可以长大了,人工养蝎蝎子的交配的比例一只公蝎子可以同时与两只母蝎子进行交配,特别强壮的公蝎子,可以同时与三只母蝎子交配,公蝎子交配之后,一般要等三个月之后才能够再次与母蝎子交配,如果频繁的让公蝎子同母蝎子交配,中间不间断,公蝎子很容易死亡,蝎子交配后,精子可以在母蝎子的精囊中长期存储,所以蝎子交配一次可以终身繁殖,但是每年的繁殖率都会逐渐下降。
所以母蝎子产仔之后大概休息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又再次让公蝎子与母蝎子交配,提高每年的公蝎子的产仔率,蝎子交配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我们只有为蝎子的交配提供适宜的条件才能够有利于蝎子的交配的成功率,这些条件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一温度,蝎子交配的温度区间在28度到39度之间,这个区间之内温度越高,蝎子的交配率就越高,成功率也就越高;第二:光照,蝎子的交配要避免强光照射,强光容易使正在交配的蝎子中断交配或者延迟交配,但是微弱的光线则有利于诱发蝎子的交配,提高蝎子的交配的概率;第三:风,蝎子怕强风,微弱的风或者无风的环境,有利于蝎子的交配;第四,地面要平坦,平坦坚实的地面,有利于蝎子的足部的附着力,可以很好的固定精荚,促使蝎子交配的顺利完成;第五:环境要安静,蝎子胆小,害怕吵杂振动的环境,所以要为蝎子的交配提供安静,隐蔽,舒适的环境。
养蝎成功的关键是提高仔蝎的成活率。仔蝎出生后,伏于母背,一周左右不吃食物,靠消耗体内卵黄维持。约5天(当室温28-35℃时)在母背上蜕下第一次皮,成为2龄蝎,再经5-7天陆续离开母背下地独立生活。自离开母背之日起,就应该母子分开饲养。原因有三:(l)避免母蝎开食后残食仔蝎。(2)便于母蝎恢复体能,继续繁殖。(3)便于饲养管理。仔蝎在蜕皮时,不吃不动,身体很弱。当蜕皮的仔蝎恢复活动能力后,食欲很旺盛,如喂不足,也会产生残杀现象:已蜕皮的吃掉尚未蜕皮的,未蜕皮的吃掉正在蜕皮的或尚未恢复活动能力的。
幼蝎饲养技巧,养蝎专家陈超峰分享小蝎子养殖技术经验:
(一)仔蝎的生长发育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温度必须控制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必须调节在65%-80%,蝎窝的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才合适。在这样的温、湿度环境内,仔蝎的蜕皮生长既快又顺利。
(二)饲料多样化。黄粉虫、无菌蝇、小蟋蟀、地鳖虫幼虫、羊奶、牛奶以及玉米面、谷糠等粮食饲料所生的小白蛀虫都是仔蝎的优质饲料。仔蝎的投食量应保持剩而有余,以满足仔蝎吃饱吃足和蜕皮、生长的需要。用羊奶和牛奶喂仔蝎,可将玉米芯用奶液浸湿放在蝎窝内让其吸吮,干后即换。
(三)仔蝎养殖密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仔蝎的成活和生长。饲养密度过大会影响仔蝎的蜕皮和发育,过小则造成空间的浪费。合理的饲养密度为每立方米投放2-3龄蝎3000只,3-5龄蝎1500只,6龄蝎1000只。
|